湘西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文明上,既存在原生性和神秘性,也存在兼容性和多元性。湘西州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8月17日,湖南大学语言文化助力湖南文化强省建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湘”遇遗梦团队,来到了湘西州博物馆,对湘西本土非遗文化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普遍感受到,作为迄今为止湖南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级博物馆,其馆藏文物丰富,展现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与当下“毫无违和的时尚劲儿,对于引发人们如何保护、研究和弘扬地方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以“巫术文化”为例看非遗文化保护现状
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土家古风”和“苗乡原韵”两个展厅,参观土家族摆手舞、梯玛舞、苗画、苗绣等湘西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了湘西非遗文化的魅力。
(馆内有关土家族梯玛歌的介绍 芦珂妍供图)
(工作人员员为团队成员讲解土家织锦技艺 芦珂妍供图)
受到《凤凰》等文学作品影响,团队成员对湘西傩堂文化及巫蛊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状况提出了很多疑问。讲解员透露,其实目前掌握巫蛊等非遗文化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并且大多数只会苗语。
事实上,巫术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人们在探索自然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且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但巫术文化仍然在某些地区流传,这些神秘的文化至今还未能被人们完全认识。所以,人们应该以客观理性地态度去看待,尊重并保护这些珍贵的非遗文化。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交流傩堂文化现状 芦珂妍供图)
从“公众视角”看对非遗文化的认知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给博物馆内参观的游客发放了“有关公众对湘西文化认知度的调查”问卷,收集了公众对于湘西非遗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建议。截至当日调研结束,团队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40份。其中针对“是否购买过湘西文创”这一问题,共有65.8%的人选择“否”选项。
针对这一问题,团队成员与博物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湘西州博物馆内尽管展品丰富但并没有设置文创店,并且馆内尚未配置AR等现代化设备,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客流量及进一步发展。
团队成员针对这一方面,提供了可行性、创新性的建议,如设计更多文创作品、增加动画互动展厅体验等,以更好提升游客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团队成员等待馆内游客完成调查问卷 芦珂妍供图)
充分借助“时代力量”传承好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做好传承和弘扬,对于促进一代代中国人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湘西州博物馆在学生假期期间多次举办了“非遗少年学”系列活动。
24年7月,他们邀请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德颂为学生讲授苗画的相关知识。“非遗少年学”活动自开展以来,已经吸引了1500多名青少年参与。不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来到这里为大家传授并带领大家亲身体验非遗文化。
湘西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切感受到,此类活动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更能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收获很多,自己也坚定了“文化自信”。 大家相信,非遗事业的传承不应该仅仅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应该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更应该结合专业所长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思维的涌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正在迎来新的机遇。未来更多的科技与创新模式一定能够应用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进而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通讯员 郭 畅)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交流“非遗少年学”开展情况 芦珂妍供图)